close

西安大事記

清(1644年—1911年)

李自成出征

順治三年(1646年)

二月 肅親王豪格鎮守西安。遷調順德、潞安、平陽、蒲州等地滿洲騎兵5000人,攜帶傢口共約2萬人駐防西安。

順治四年(1647年)

七月西安府雹災,免除本年額賦。翌年再免。

順治六年(1649年)

是年拆毀明秦王府。在西安城內東北隅修築八旗駐防城,是為滿城。舊址約當今東大街以北、北大街以東地段,面積約占府城l/3。

順治十三年(1656年)

是年 陜西巡撫陳極新整修西安城墻,疏浚城壕,修復東門正樓和南門箭樓。

康熙三年(1664年)

是年陜西巡撫賈漢復疏浚通濟、龍首二渠。

康熙六年(1667年)

是年賈漢復修、李楷纂《陜西通志》32卷刊印。

康熙七年(1668年)

是年黃傢鼎修,陳大經、楊生先纂《咸寧縣志》8卷刊印。

梁禹甸纂《長安縣志》8卷刊印。

康熙十三年(1674年)

正月 副都統擴爾坤移駐西安,加強防務。

十二月 陜西提督王輔臣在駐防地寧羌(今寧強)舉兵響應吳三桂反清,清廷急調將軍坤巴圖魯、副都統德葉立、署副都統鄂克濟哈等,各率本部由襄陽來西安。

揚威將軍阿密達,副都統塞格、達禮善、巴圖魯等率兵來西安駐防。

康熙十八年(1679年)

十一月初九(公歷12月11日),西安府地震,自早及午,震倒房屋,壓死人民。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是年於端履門以東城東南隅修築漢軍駐防城,是為南城。乾隆四十五年(1779年)漢軍出旗,南城廢。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

二月關中大旱,蝗災已持續三年。清廷命戶部撥銀100萬兩,山西藩庫撥銀10萬兩,以刑部尚書傅臘塔為欽差,由襄陽督運米谷10萬石來陜賑災。

四月以戶部尚書王、工部尚書沙穆哈為欽差,率內閣、六部官員來陜監督放賑。

十二月以內閣學士德珠為欽差,由襄陽運米20萬石來西安,平價出售。災情緩解,饑民逐漸回鄉。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二月 西安米價高漲。招募富商,由官府墊付本金,買糧運米來西安出售,盈利歸已。

是年 招徠陜西流民,由佈政、按察兩司發給每戶耕牛一頭、農具等費用銀三兩、覓人工銀二兩,恢復生產。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三月川陜總督佛倫,陜西巡撫吳赫、黨愛,陜西佈政使戴吞、裨佈,西安知府彭騰翅、卞永寧、李傑等因侵扣賑銀,被分別判處斬首、徒刑、革職、降級。

康熙四十年(1701年)

是年西安府長安、咸寧、臨潼、高陵、藍田等縣旱荒歉收,減免本年田租。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十一月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西巡陜西,十六日到達西安。下令免除陜西巡撫所屬地方本年以前各項積欠銀米、草豆錢;派員祭祀周、漢、唐帝陵;檢閱軍隊;嘉獎、賞賜各級官員;賜西安府城耆老白金;禦書“操志清潔”匾額。二十一日由西安啟程回京。

康熙出巡圖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十一月藏傳佛教喇嘛寺—廣仁寺,在西安城西北隅建成。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六月陜西特大饑荒,開放常平倉,以 69萬石糧食賑濟。

十月河南協濟谷20萬石運至西安。免征陜西應征米豆、草料和翌年地丁銀。

朝廷部院大臣和司官12人,攜帶庫銀30萬兩來陜賑濟,西安、延安府各半,由欽差監督發放。

在河南截留翌年漕米中再拔10萬石,由巡撫楊宗義押運西安,存貯備用。

康熙六十年(1721年)

二月大旱持續,西安府“餓殍遍野,民人逃亡”。

五月由河南、湖南漕米各10萬石來西安,貯積備賑。

光祿寺卿盧絢攜帶庫銀15萬兩來西安,勸諭富戶糶賣糧食。

雍正元年(1723年)

是年位於西大街的都城隍廟被火燒毀,川陜總督年羹堯擴充重建。

雍正五年(1727年)

二月經奏準動用陜西藩庫羨餘銀 8000兩,疏浚鄭、白渠,並由仲山開鑿龍洞渠,引龍洞泉水東流,沿途接納諸泉水,灌溉涇陽、三原、高陵等縣7.4萬畝農田。

雍正七年(1729年)

八月改西安府管糧通判為水利通判,專管高陵、臨潼等五縣堤浚事宜。

是年西安府城典當業最盛,共111傢。

雍正十三年(1735年)

是年劉於義修,沈青崖、史貽直纂《陜西通志》100卷、首l卷刊印。

乾隆二年(1737年)

九月陜西巡撫崔紀行疏通龍首、通濟渠,分別引 水和 水註入西安城壕。

乾隆十三年(1748年)

三月霜災。夏,雨雹成災。大饑荒,發庫銀賑濟。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是年陜西巡撫鄂弼修葺西安城墻,疏通護城河。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是年陜西巡撫畢沅重修西安碑林,並由撫衙直接管理。

乾隆四十年(1775年)

是年畢沅疏浚通濟、龍首二渠。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是年畢沅編纂《關中勝跡圖志》30卷印行。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舒其坤修、嚴長明纂《西安府志》80卷印行。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十一月畢沅開始大規模整修西安城墻。全面修補墻體,加厚外壁磚層,墻頂鋪砌青磚,內壁加砌青磚溜水槽,加固城樓、角樓和垛口。疏浚城壕。

嘉慶三年(1798年)

二月湖北白蓮教起義軍主力王聰兒 (齊王氏)、姚之富等近2萬人,李全等1萬多人,先後進入關中。義軍前鋒李全部在焦傢鎮、圪子村、集賢鎮激戰中被清總兵王文雄擊敗,退入南山。

白蓮教起義

三月 李全義軍在長安一帶南山諸峪口與清軍激戰,掩護主力撤回陜南。

四月李全義軍轉入藍田,遭清軍多次截擊,激戰後退入南山。

嘉慶七年(1802年)

是年清軍同知葉世倬在西安城內臥龍寺巷建立養正書院。道光時改名崇化書院 (今開通巷小學校址)。

嘉慶十八年(1813年)

夏陜西大旱,關中30多州縣秋禾歉收,饑荒。

南山諸林場紛紛停業,廂工(伐木工人)起義。黑河上遊林區廂工1000多人發動起義,20天內發展到2000多人,攻占厚畛子、佛坪等地。

嘉慶二十年(1815年)

是年張聰賢總纂、董曾臣纂《長安縣志》36卷刊印。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

是年高廷法、沈琮總纂,張耀、董佑誠纂《咸寧縣志》26卷刊印。

道光五年(1825年)

是年陜西巡撫盧坤疏浚龍首渠,引渠水入護城河。西安府知府葉世倬疏浚通濟渠。

道光十年(1830年)

是年夏、秋大歉收,大饑荒,緩征西安府舊欠倉糧。

道光十一年(1831年)

十二月全國查禁鴉片。查獲藍田客民劉萬川從廣東貨客馬廣太處換得鴉片轉賣,枷杖充軍,列入全國要案。

道光十四年(1834年)

是年陜西巡撫主持之下,西安、同州兩府士民捐銀12.46萬兩,重建灞橋等橋梁為石軸柱橋。

道光十七年(1837年)

是年景盛永錢莊開業。這是西安第一傢錢莊。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四月林則徐在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到達西安,因病滯留調治。七月十一日起程西行,西安將軍和院、司、道、府、縣、營官員到郊外送別。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三月林則徐任陜西巡撫。

陜西省林則徐紀念館

是年關中大旱,糧價飛漲,饑民流亡。林則徐令西安等四府出售倉糧110多萬石,並收容老弱病殘。

道光三十年(1850年)

春大旱。是年田賦每正銀l兩附加“正耗”、“平餘”5~6錢。

咸豐元年(1851年)

是年田賦附加又加“小平餘”(額外火耗、解費、票費、催糧費等)。西安府社豐、敬祿兩倉每年收糧10多萬石,各種額外盤剝達20多萬貫。

咸豐四年(1854年)

三月陜西巡撫王慶雲奏準,由寶陜局開鑄當十當百當千文大錢,成立陜西官銀

錢局,推行大錢,發行官銀票、官錢票,幣值猛跌,民怨沸騰。

咸豐七年(1857年)

夏關中大旱,“赤地千裡”。

秋關中“飛蝗蔽天,食禾及林葉殆盡”。

咸豐八年(1858年)

正月陜西巡撫曾望顏在西安設立陜西厘金總局,開始向行商坐賈征收厘金。

七月關中蝗蝻遍野,至冬方息。

咸豐十年(1860年)

十一月法國天主教傳教士艾嘉略來西安,就上年八月法國傳教士龔山林被捕送回廣東一事,向陜西當局提出交涉。陜西巡撫譚廷襄根據《中法黃埔條約》外國人隻能在五口通商地區活動,不準擅自到內地來往的規定予以駁斥。

是年譚廷襄奏準,在長安、咸寧、藍田縣等16州縣設立回民義學(免費學塾)。

開始征收鴉片稅,罌粟種植合法化。

陜西官銀錢局奉令撤銷。

咸豐十一年(1861年)

十月臨潼李橋農民楊升華、馬將等聚眾反對地丁加耗,抗擊官兵。遭知縣繆樹本偷襲,楊升華全傢和群眾20多人被殺,馬將等退入南山。

是年巨商王承霖在西安開設“恒通”號,發行錢票。

同治元年(1862年)

四月太平天國扶王陳德才部由商雒、孝義(今柞水)出子午谷,抵西安城南引駕回,在三兆村大敗清軍。陜西巡撫瑛關閉城門,太平軍攻城不克,東進藍田。

清廷急調甘肅提督馬昭德領兵加強西安防務,並派協領圖克唐阿、訥勒和春帶領潼關部分駐防旗兵馬隊移防西安。

是年同盟會員彭仲翔、張聚庭等聯絡新軍30多人,揭露陜西新軍督練公署總辦王毓江假借職權為巡撫恩壽招納賄賂、吞沒公款、私役兵丁等10條罪狀,議員郭希仁、李仲特等將案情控告於京師咨議院,同盟分會派彭仲翔赴京控告於陸軍部。恩壽被迫將王毓江及其黨羽10餘人撤職,同盟會員在新軍逐漸取得控制地位。

在梁府街(今青年路)女子小學堂開辦陜西省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女子小學改為附屬小學。

宣統三年(1911年)

春陜西女子工業傳習所在西安開力。

八月同盟會員康毅如、聶小泉在梁府街創辦《國民新聞》(日刊)。

九月初一(公歷10月22日)上午,同盟會陜西分會張鳳、錢鼎、張鈁在西門外林傢墳召集新軍各營隊和哥老會代表會議,響應武昌起義。公推張鳳、錢鼎為正、副首領,決定當即發動起義。上午10一12時,革命軍攻占軍裝局,下午攻占南院、鼓樓等處,占領除滿城外的整個城廂。

西安起義

初二,革命軍攻入滿城,全城光復,以軍裝局為臨時司令部,稱秦隴復漢軍,張鳳翽以秦隴復漢軍大統領名義佈告安民。清軍裝局舊址

臨潼哥老會首領焦林、黃生榮等發動起義,逮捕縣官,光復縣城。

康毅如發起組織紅十字戰地醫療救護隊,24日成立西京紅十字會醫院。這是西安最早的公立醫院。

初四,秦隴復漢軍司令部在西安粉巷設立糧食平糶處,將接收清陜西官府倉糧10多萬石平價供應市民。

回民民政所成立,公推馬子健與白鶴雲、趙席珍、馬圖生等負責組織各坊回民,維持社會秩序。

初六,秦隴復漢軍司令部移駐東廳門高等學堂,成立秦隴復漢軍政府,張鳳擁為大統領,錢鼎、萬炳南為副大統領。西安各商店恢復正常營業。

初八,秦隴復漢軍政府佈告全城商民,限三日內繳出私藏彈藥武器受獎,違者嚴懲。

十七日,秦隴復漢軍政府將咸寧縣監獄在押婦女兒童送出東門,著其自謀出路。

十八日,秦隴復漢軍政府命令男子剪發辮。

十月初一,為解決軍民擠兌現錢糾紛,秦隴復漢軍政府規定每天上午8~11時軍人和各公所兌換,下午1~5時群眾兌換。

初二,清軍兩路逼進西安。

秦隴復漢軍政府收到湖北中華民國軍政府頒發的中華民國政府秦省都督印,移駐北院

五月臨潼、高陵和東府各縣回民武裝抗擊地主團練,響應太平軍。督辦陜西團練大臣張芾與臨潼知縣繆樹本被回民處死。團練頭目梅錦堂等大肆燒殺長安、咸寧等地回民村莊,回民起而暴動。

西北回民起義

東府回民軍攻克高陵縣城,殺知縣梁書麟。與涇陽、三原及西安回民會合,在西安城郊奮擊清軍,攻占西郊金勝寺,殲滅官軍、團練數千人。

六月回民軍進攻西安城西、北兩關。攻克北郊六村堡,擊斃清軍協領圖克唐阿、訥勒和春等。

八月欽差大臣勝保率軍入陜,駐防西安。

十一月陜西巡撫瑛奏準,在西安復設陜西官銀錢局,發行錢票,作為軍餉搭放。

十二月回民軍圍攻西安城。

同治二年(1863年)

五月回民軍進攻西郊三橋清軍營房。

七月回民軍與清軍在韓森寨、白楊寨、滬河岸激戰。又與欽差大臣多隆阿軍在灞橋激戰,雙方死傷數幹人。回民軍東撤。

十月藍大順起義軍由洋縣經佛坪出黑水峪,攻占周至縣城,殺知縣安慶麟。多隆阿調清軍撲向周至,並親自指揮攻城。同治三年(1864年)

二月多隆阿強攻周至縣城,頭、眼中彈,兩月後死於軍營。藍大順軍突圍,撤向安康。

四月藍大順軍將領曹燦章在縣玉皇廟被俘就義。

五月太平軍啟王梁成富與藍大順軍餘部合兵出長安大峪口,駐引駕回,轉戰於鄂縣、周至一帶。

同治五年(1866年)

六月十六日,西安城東南隅火藥局爆炸,震毀民房100餘戶,死傷無計。

九月西捻軍張宗禹、張禹爵、邱遠才等率6萬餘眾由商雒入陜,直指西安。

十二月西捻軍在西安東郊灞橋至十裡鋪設伏,擊潰留陜辦理軍務劉蓉所部湘軍和副都統西蒙克西克所部騎兵,擊斃記名提督蕭德揚、楊得勝和道員蕭德綱,進駐鄂縣秦渡鎮、花園鋪、梁傢橋一帶,圍攻縣城不克。

同治六年(1867年)

正月西捻軍在西南郊魚化寨迎擊清總兵劉松山所部湘淮軍,擊斃統領張錫榮,殺傷清軍200多人。

四月西捻軍與甘肅東進的回民軍協同作戰,圍攻西安城,在南郊山門口、木塔寨、齊王村等處大戰清軍,失利。

是年西安府大旱,地方當局在東羊市設立恤嫠局辦理賑務。

捻軍活動地區

同治八年(1869年)

是年欽差大臣督辦陜甘軍務左宗棠在西安創辦西安機器局,生產洋槍銅帽、開花子彈和火藥。這是西安最早的機器工業。十一年(1872年)停辦,隨軍遷往蘭州。

同治十三年(1847年)

正月左宗棠刊印頒行《種棉十要》、《棉書》,設局教習紡織。

是年陜西佈政使譚鐘麟率僚屬捐銀 1萬餘兩,由咸寧知縣易潤芝主持,改建灞橋,添設石欄。

光緒元年(1875年)

二月陜西巡撫譚鐘麟發放桑種、蠶子,西安府各縣開始養蠶。

光緒二年(1876年)

是年陜西大旱,夏、秋歉收。翌年繼續大旱,顆粒未收,樹皮、草根被掘食殆盡。

光緒四年(1878)

是年西安府以工代賑,疏通曠、灞二水。以通渭河。

光緒十一年(1885年)

是年陜西官銀錢局發行的錢票充塞,不能流通,市面籌碼危機。長安知縣餘麟堂與巨商王承霖策劃.委托錢商分頭代收,危機緩解。

署鹽法道黃嗣東與咸寧知縣樊增祥捐俸集資,在西安東關長樂坊重建魯齋書院。二十九年(1903年)改為咸寧縣立兩等小學堂。

光緒十三年(1887年)

是年郊區農民整修涅河碌碡堰水利工程,可灌田約1.8萬畝。

光緒十五年(1889年)

十一月英國基督教浸禮會派醫學博士薑感恩、醫師羅伯遜、榮安居等人來西安,在東木頭市街開辦英華醫院。西醫由此傳入西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zrpb99173 的頭像
    jzrpb99173

    QQ的採購名單

    jzrpb991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